国图公开课

3周前发布 1 00

国图公开课由国家图书馆打造,传承使命且融入互联网基因,课程丰富、学习体验佳,惠及众多学习者 。

所在地:
中国
语言:
简体中文
收录时间:
2025-04-05
国图公开课国图公开课

大家好,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宝藏级的文化学习平台——国图公开课(http://open.nlc.cn/)。这个网站由国家图书馆打造,可以说是“中华文化的一座线上博物馆”。它既传承了图书馆“滋养民族心灵、培育文化自信”的使命,又融入了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的基因,让传统文化“活”在每个人的指尖。

一、平台定位:让典籍“开口说话”

国图公开课诞生于国家图书馆的深厚积淀,2017年12月新版上线后全面升级。它借鉴了“慕课”(MOOC)的开放教育理念,但内核却扎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。平台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,依托国家图书馆的1200万册古籍特藏和现代数字资源,将原本深藏库房的典籍、学术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课程。比如你不仅能学到《诗经二十讲》这样的经典解读,还能通过《非遗视野下的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》了解活态传承的智慧。

二、课程特色:从故宫到天坛,从汉字到丝绸

这里的课程堪称“文化盛宴”。既有王宁教授用十节课带你解密《汉字与中华文化》,揭示“一字一世界”的奥秘;也有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,通过《丝绸之路与丝路之绸》讲述一根蚕丝如何编织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壮丽画卷。如果你想“云游”古迹,可以跟着天坛总工程师徐志长漫谈敬天文化,或随故宫第一代讲解员齐吉祥读懂紫禁城的恢宏气势。这些课程由200余位权威学者主讲,覆盖历史、艺术、非遗、民俗等20多个领域。

三、学习体验:像玩游戏一样学文化

平台设计充满巧思:

  1. 互动学习工具:视频播放时自动弹出知识点卡片,还能通过字幕定位内容、记录学习心得,形成个人知识地图;
  2. 全场景适配:电脑端支持超清画质,手机端可续播上次学习进度,通勤路上也能听一堂《巴蜀文化》讲座;
  3. 线上线下联动:在线学完《昆曲》课程后,可以直接报名参加国家图书馆的现场工作坊,甚至用学习积分兑换文创礼品。

四、社会价值:让文化“破圈”

截至2023年,平台已与人民网等渠道合作,覆盖全国500多所高校,惠及超百万学习者。它不仅服务于学生群体,更吸引着文化爱好者、职场人士——比如《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》课程就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激活经典智慧。疫情期间推出的“春节特辑”,用《北京史话》《泰山文化》等课程陪伴网友云端过年,单场讲座播放量超百万。

用一位用户的话说:“这里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,推开一扇门,就能遇见《典籍里的中国》。”如果你对历史充满好奇,或想给孩子寻找优质人文启蒙资源,不妨现在就打开国图公开课——毕竟,谁能拒绝免费听北大教授讲课,还能和全国同好在线讨论甲骨文的机会呢?

   

温馨提示

关于国图公开课特别声明

本站猫耳存档提供的国图公开课都来源于网络,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同时,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,不由猫耳存档实际控制,在2025年4月5日 下午8:45收录时,该网页上的内容,都属于合规合法,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猫耳存档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相关导航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